【关爱银发族】阿拉善左旗方大村镇银行金融知识小课堂
第43个“3.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”来临之际,为守护“银发族”金融安全,防范老年群体受到非法金融活动侵害,阿拉善左旗方大村镇银行特别提醒老年朋友:诈骗套路有特征,风险意识要筑牢!针对老年人常见的诈骗手段有以下几种:
一、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分子伪装成公检法执法人员通过电话告知被害人涉及违法案件,需要冻结银行资金配合调查,让受害人不得泄露“国家机密”,将资金转移到“保证金账户”证明自己清白,受害人出于对公检法工作人员信任,按照诈骗分子要求转入指定账户。
防骗指南:公检法工作人员不会通过电话、微信、视频办案调查、发送逮捕证等文书,也不会要求群众转账汇款把钱交给指定人员,不存在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,凡是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。
二、养老投资类诈骗 诈骗分子虚构投资项目,例如建设“高档养老公寓”,投资“量子养生舱”等高科技养生项目,推荐“内幕股”“翻倍股”积攒养老钱等为幌子的非法集资,短期以高额回报为诱饵,待受害人注入高额投资想提现时,诈骗分子已圈钱跑路。
防骗指南:天上不会掉馅饼,面对许诺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,先切勿轻信“稳赚不赔”“内幕消息”“高科技养生”“区块链”“高档养老公寓”等虚假投资宣传。不要泄露个人以及家人的信息,谨防诈骗分子利用搜集的敏感信息实施精准诈骗。如果有人推荐高额收益的投资,请先确认对方真实身份并反问自己,他为什么会给予这么高收益,高收益的背后往往有更大的骗局。
三、“神奇保健品”诈骗:诈骗分子通过免费使用产品、发放鸡蛋、挂面等小礼品的手段吸引老年人,大肆宣传“药到病除”、“神奇功效”、“包治百病”等虚假广告,举办“养生讲座”“专家义诊”诱导他们高价购买毫无功效的产品。
防骗指南:谨记保健品不等同药品,不要寄希望于服用保健品治疗疾病,所有宣传“药到病除”、“神奇功效”、“包治百病”的保健品都不靠谱。
诈骗分子利用老人信息闭塞、渴望健康、认知较弱的特点实施诈骗,请老年朋友们擦亮眼睛,保持警惕,守护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!
一、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分子伪装成公检法执法人员通过电话告知被害人涉及违法案件,需要冻结银行资金配合调查,让受害人不得泄露“国家机密”,将资金转移到“保证金账户”证明自己清白,受害人出于对公检法工作人员信任,按照诈骗分子要求转入指定账户。
防骗指南:公检法工作人员不会通过电话、微信、视频办案调查、发送逮捕证等文书,也不会要求群众转账汇款把钱交给指定人员,不存在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,凡是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。
二、养老投资类诈骗 诈骗分子虚构投资项目,例如建设“高档养老公寓”,投资“量子养生舱”等高科技养生项目,推荐“内幕股”“翻倍股”积攒养老钱等为幌子的非法集资,短期以高额回报为诱饵,待受害人注入高额投资想提现时,诈骗分子已圈钱跑路。
防骗指南:天上不会掉馅饼,面对许诺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,先切勿轻信“稳赚不赔”“内幕消息”“高科技养生”“区块链”“高档养老公寓”等虚假投资宣传。不要泄露个人以及家人的信息,谨防诈骗分子利用搜集的敏感信息实施精准诈骗。如果有人推荐高额收益的投资,请先确认对方真实身份并反问自己,他为什么会给予这么高收益,高收益的背后往往有更大的骗局。
三、“神奇保健品”诈骗:诈骗分子通过免费使用产品、发放鸡蛋、挂面等小礼品的手段吸引老年人,大肆宣传“药到病除”、“神奇功效”、“包治百病”等虚假广告,举办“养生讲座”“专家义诊”诱导他们高价购买毫无功效的产品。
防骗指南:谨记保健品不等同药品,不要寄希望于服用保健品治疗疾病,所有宣传“药到病除”、“神奇功效”、“包治百病”的保健品都不靠谱。
诈骗分子利用老人信息闭塞、渴望健康、认知较弱的特点实施诈骗,请老年朋友们擦亮眼睛,保持警惕,守护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!